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过程探究
福建师大附中 郭萧爽
高中劳动技术课是新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劳动技术课融知识、技术于一体,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它不同于文化知识课,是以操作训练和制作实践为基本教学形式的。它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创造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意志,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我们知道,由于劳动技术课未列入高考范畴,加上劳技等级会考的要求也不很高,因此现在的高中生基本对劳动技术课不重视,上课马马乎乎甚至做其它学科的作业,更不用说完成课后的作业。这一切给劳动技术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我深刻体会到要上好劳动技术课,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必须牢牢把握住课堂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以教会学生操作技能为主要特点,要以实践为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年龄段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的特点。通过劳动技术课教学实现以劳增智、以劳辅德、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多年来通过《电子技术》、《制图》等课堂实践教学,我总结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把它分为三大环节:兴趣引导——实践操作——反馈总结。
一、兴趣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兴趣需要教师激发和培养,尤其在开始阶段尤为重要。一堂课的导入很重要,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设计导入的形式和方法,这样,就能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增强好奇心,产生求知欲。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实物展示法、设疑法、谈话法等。导入要力求做到:①短小精悍;②新奇独特;③联系生活。例如:在讲授《电子制作》绪论这一节,我取出许多电子产品——声控门铃、光控玩具、点歌器、传感器让几位同学上讲台试一试操作。其实,每位同学都想上来“玩”一把,大概尝试“玩”了10分钟,同学们就进入了兴奋状态,同学们对电子电路的实验制作不知不觉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此,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结合生产与日常生活实际谈谈声控门铃、光控玩具、点歌器、传感器与自控电路与家庭生活有何联系?它们有何用?在何处用?让学生体会“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同学们认为“乐”字,不只是在玩电脑游戏中才能获得。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自觉地产生动手制作,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
二、实践操作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侧重学生实践。即,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动手操作。这一环节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具体操作。
讲解示范是劳技课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体现的环节,也是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可结合学生阅读课文,讲解知识的内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认真看、听、想,使其达到大脑积极思维的目的。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先讲解后示范,也可以先示范后讲解,还可以边示范边讲解。讲解的语言要通俗、精炼、准确,既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又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例如,在制图课《纸桥模型制作》这节课涉及剪、折、粘这几个基本步骤。这几步看似非常简单,但每一步都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剪法上要注意刀口位置运用,如,刀尖、刀中口、刀后口的运用。要按顺序去剪,要剪的光滑。折法上要知道正折线、反折线、重合折线的折法,要折的平直,如果是厚卡纸可先用美工刀划痕线后再折,薄卡纸就不可以。粘法上要教给学生知道不同材料纸,不等的粘面,还有不同部位的粘合,可以用不同的粘合材料,如:双面胶、透明胶、胶水。同时要注意不同的粘法,要使用好不同的粘合工具等。在学生具体操作之前,教师应将这些具体的环节讲清楚,使学生在后面的具体操作中有章可循,少走弯路。
示范的动作要稍慢、清楚、明示,操作过程要有条理,可见度要高,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操作标准有一个准确、深刻的印象,为实践和创作打好基础。在这一环节,根据劳技课特点,教师应合理、精确、直观地使用音像、挂图、实物范作等教具,补充语言讲解的不足。例如在讲电烙铁头上锡的操作时边讲边在实物展台进行模拟示范,细节的地方如烙铁头的修整和上锡通过展台放大展示,力求以最清晰方式来体现,同时要向同学们讲清操作中如何把握时机才能把元件的引脚正确地焊在线路板上。
具体操作是课堂中学生主体作用体现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过程。在具体操作中大家合作探究,“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合作能营造学习的氛围,互相取长补短,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可以集思广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交流技巧。《纸桥模型制作》中,我把学生分若干个小组,小组之间互相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在制作过程中提出问题:纸桥的横断面作成哪些形状,桥身既轻又美观而桥面的承载能力最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小组之间具体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们在操作中,互相出谋献策探究最佳方案,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激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三、反馈总结
当堂反馈可以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检验,及时纠正,同时也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在教学中主要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当众进行纠正,当然对于好的要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电烙铁的那堂课中,在电烙铁头上锡的操作中,发现有些同学在修整烙铁头时挫不到位,或者挫过头了,这些都要当众及时纠正,上锡时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反馈调整。焊接结束后,拿几个同学的作品在展台上进行当场讲评,对做的好的加以表扬,不足的教师分析原因。反馈在课堂中帮助教师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总之,劳动技术课教学是眼、鼻、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的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从知识素质、技能素质、能力素质等几方面入手,充分准备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达到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