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而执著--福州格致中学郑捷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之窗  教学动态

发布时间:2006-09-27浏览次数:79供稿:福建师大附中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二十六年来,我为学生的成长而欣慰过,也为自己的工作失误而苦恼过;我为自己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辛勤工作而踏实过,也为自己能否跟得上这飞速发展的时代而惶恐过,酸甜苦辣感想颇多。所以在这我想简单地和大家谈谈,做为一个教师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岗位上,执著追求,努力工作的一些经历。回顾我走过的历程,

  我第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做一名教师,就是要教书育人

  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大学教师,从小我就跟着父母在教室、食堂和学生宿舍打转转。我特别崇拜父亲上课的神态,欣赏母亲给学生辅导时的表情。父母对事业的专注对我影响很大。1981年从福州师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福州格致中学任教,这是一所誉满八闽的百年老校,学校的文化积淀很深,在我周围有不少在福州市颇有声望的老教师。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动我,教育我,也培养了我。刚入校的几年,我凭着自己年轻,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及努力钻研教材、虚心向同行求教、跟班听课等优势,很快就成为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受到领导、老师和学生的认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自己无论在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上,都更得心应手了一些。对于学生,我多了一份母亲般的关爱和责任;对于教学,我多了一份人到中年的沉稳和耐心;对于事业,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追求。我常向亲人和朋友们说,我喜欢当老师,我喜欢我的学生,我就是要当一个好老师。

  我努力地了解、理解每一个学生,做到:“童心”和“母爱之心”一起跳动。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同教师在一起或在教师的支配下度过的。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他们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1991年我所带的初三毕业班有一名学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通过半个学期的观察我发现他一直没有递交入团申请书,经了解知道他就要随他的父母移居美国了。知道这件事后我想他就要离开生他养他的祖国了,他一定会舍不得与他朝夕相处的同学,我要让他带着满意和安慰起程。当时刚好快过新年了,我就跟同学们商量好准备一个联欢会。我组织全班同学送了他两件礼物:一件是有全班同学签名留言的笔记本;一件是联欢会的录像带。联欢会开得很成功,最后一曲《友谊地久天长》唱得大家热泪盈眶。这个同学当天晚上回家就写了一封信给我,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同学、对老师、对祖国的依依不舍之情。他出去以后开始是写信,后来就打电话,十几年了没有间断。这件事从小了讲是爱同学、爱母校,从大里讲就是爱祖国。虽然这个同学最终没有成为一个共青团员,但是他心中装下了同学、老师和学校,这就意味着他长大了。

  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不只是责任或义务的产物。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产生,也并非教师行为规范规定教师要对学生有爱的热情,教师就可以做到的。爱是一种心灵相通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教师之所以爱学生,不是因为他想要这么做,更不是因为他应该这么做,而是当师生通过接触、了解和不断交流之后,出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把学生当成亲人的内心情感,是心甘情愿的付出。

  我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一次又一次地给自己的工作重新定位。一次偶然我听到学生说,老师可凶了,我们很怕她。听后我觉得特别不对劲,一是学生怕我就是和我不平等,就不能成为我的朋友。二是我居然从来没觉得自己很凶。后来我找机会接近这个同学,他告诉我:我们有一次做实验做得不好,你很生气,狠狠地骂了我们。我反思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对学生的责备是源于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是“恨铁不成钢”心态的反应。但教师不是一个审判的法官,她面对的是能够深刻感受周围一切的活生生的人,而他们需要的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我应该学会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努力让自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拨动了我的情弦。前一段学生看了有关我的电视短片后,用手机给我发来短信说:老师,我的化学没你还真不行。虽然后来我不觉得你凶,但是你的魄力无形中给了我不小的压力,我就是要做好了给你看。最后我的化学考得不是非常好,但是比从前好得多了!我真诚地告诉他:我不记得你化学考了多少分,但我记得你是一个勤奋、向上的学生,现在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朋友。他高兴地告诉我,他会保存我对他的评价。平等的交流提升了我的教育情怀,更进一步提高了我对教育的敏感和激情。我想,当老师以真实,给教育以诚实。当老师在学生面前不再是神,而还原成质朴、真诚但不乏缺点的人时,学生更会把我们当作可以信任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所以,与学生共同成长是新时期教育的主旋律。

  对事业、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我不言败的一道防线。随着一批批学生走出校门,我越来越感到教育教学这个平凡的岗位实际也不平凡。踏实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人生的绚丽、生命的价值。无论什么时候,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当好一名人民教师,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所热爱事的事业中去。

  我第二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做一名教师,就是要乐于奉献

  教师作为既有人之共性,又有其特殊职业印迹的社会存在,离不开世界,更离不开人。他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种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工作,他是一种精神的事业。

  精神是一个人的脊梁骨。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师尤其需要“一点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我个人的体会:这个精神就是要乐于奉献,把教师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做。

  1991年夏天,当我以优异的成绩送走了又一届初中毕业生,准备迎接新学期的工作时,无情的病魔向我袭来,8月底我不幸被确诊为直肠癌。出院后,我一边休息调养,一边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当时的精神压力很大,孩子才5岁,我也才刚刚积累了一点教学和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还没等用上就要走了。我常常想:难道我就这样呆在家中等待着死亡一天天地向我逼近吗?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思考,我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眼前的命运对我来说是残忍的,“癌”这个可怕的字眼也常常使我感到死亡离我并不遥远,但我毕竟还年轻,受过党和人民的多年教育,特别是作为一个党员,应该明白对于自己所信仰的事业和为之奋斗的精神要始终如一,今后的路无论怎么难走,我都要正视现实,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我觉得,我珍惜生命不仅仅是为了爱而活着,更是为了责任和义务,我要尽最大的努力,为我所爱的人,为需要我的人、为家庭、为社会、为人民做一点事。

  19923月,我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身体的原因,学校分配我到德育处分管学生档案和做一些杂务。我当时非常高兴,因为我总算又开始工作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只要是学校工作的需要,这项工作就有意义,就应该把它做好。但作为一个教师,就像母亲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舍不得学生,舍不得三尺讲台。作为一个党员,对自己应该要有更高的要求,我要创造条件重返讲台。94年我终于重返了讲台,95年担任了初三毕业班化学教学,98年又担任了高中化学教学。2004年我再一次挑战自己,承担了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就这样,在别人认为活不了多长时间的情况下,我活了下来,而且重新走上讲台,创造着自己的教学生命。我不仅要工作,还要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这样才称得上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靠着这样的信念和精神,只要一走上讲台,我的感觉和精神就特别好,什么疲劳、病痛都会忘记。所以,我总是在想,要不是我是老师,要不是我有我的学生,也许我活不了这么久。

  其实,我爱我的工作、爱我的学生们,这并不都是我在单方面的付出,实际上我也从学生身上得到很多爱。2001年的高三毕业班,其中一个班高一、高二是我任教的,高三由于身体原因我没有继续教下去,我以为我不是班主任,又没有继续教高三,与他们的关系也就结束了。没想到就在这一年的教师节,学生送了我一张贺卡,上面写着:郑捷老师,您是我们的催化剂,在您的高温高压下,我们正在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永远永远……下面有全班同学的签名和表达同学们各种心意的小图案。确实,这张贺卡让我激动了很久。我常常把它拿出来看看,回味和体验这种师生的情感,这对我是一种无形的鞭策。我特别体会到,我们工作做得好是因为有学生,是学生让我们的事业而精彩。

  重返教学岗位后,95969798两学年,我所任教的初三年段在我们全体备课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格致中学化学科中考成绩两年名列福州市第一。由于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显著,我被福建省化学学会授予省优秀园丁奖。98年至今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历次半期考、期考、市统考及会考中,我所任教的班级均名列年段平行班之首,99年我与本组的许勋和老师合作撰写了《初三化学总复习》一书(15万字),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第三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当一名教师就要有教育激情

  从教二十几年来,我耐住寂寞、守住志向,认真对待每一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学生作业,让自己的生命在每个四十五分钟里闪光。进入新的世纪,基础教育战线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铺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正在向纵深发展,要实现新的目标和任务,不仅要靠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要靠每个教师的努力奋斗,靠每个教师用激情去寻找新课程的感觉,把新课程改革变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每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时,我常问自己:我到底能给学生些什么,只靠自己在化学方面比学生多记几个条条框框,就能为人师表吗?为此我积极参加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注意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站在新课改革的最前沿,勇于探索,努力把学来的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2002年我与本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课题《垃圾的回收与利用》。指导学生撰写的研究性学习论文《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分类的可行性展望》受到了省环保专家的高度赞扬,在福州市第十八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优秀作品一等奖。我自己撰写的《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为学习者服务》在省级化学骨干培训班结业典礼上被评为一等奖。2004年的暑假我又继续被选送参加了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理论研修班,十天的专家课改报告如同一场头脑风暴又一次袭击着我原有的教学思维。两年来,我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学习探索追求,有触动也有无奈,但是按照专家们的说法,我们毕竟实践了,前进了。今天我又有了新的认识,也许这就是所说的螺旋上升吧。实践让我体会到:对于专家的报告,听与不听不一样;对于课改的学习,学与不学不一样;对于教学实践,做与不做还是不一样。教师本身的素质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20042005学年我又有了新的目标,基于我们福建是一个水果之乡,我决定开设第三个研究课题――水果酿酒。在啤酒厂发酵专家的热心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参观学习和多次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分别写出了小论文式的实验报告。05年的3月,我尝试着开设了市级研究性学习《水果酿酒》汇报课,受到了同行听课专家的高度赞扬。此项研究性活动在福州市二十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优秀实践活动项目一等奖。

  随着我的奉献和成功,党和人民给了我不少的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但是,我想不管我曾经获得过怎样的荣誉,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教师。一切的成绩荣誉都属于过去,我们面向的永远是未来。所以,我总是坚持脚踏实地做事做人,牢记一分荣誉,十分责任。

  也有人曾经问我,郑捷你的身体不好,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却一步一步地不断进步?我想,是激情、是追求!做教师,我追求的是与时俱进,与学生共同成长;做基层党务工作,我追求的是以身作则,团结同志做好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合格人民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19969月和200210月福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市教育局两次做出 “向郑捷同志学习” 的决定。就我个人而言,应该理解为,这个“郑捷”应是一个集体的象征,是我们福州市师德建设的一个成果,是我们福州市教师风貌的体现,是一个先进典型的化身,她只是借用了我的名字而已,就是我,也要向“郑捷”学习,而且我觉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还要与时俱进,赋予这种精神以新时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029月,我被评选为“全国十杰中小学青年教师”。这一次我有机会零距离地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真正地让我领略到了什么是师德、什么叫谦逊。这种心灵的震撼和感动,是我过去所不曾有过的。他们中间不少的老师,没有生活在大城市,也没有任职于重点校,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他们谈到荣誉总认为自己得到的太多太多,谈到工作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不够……可以说,我这些年来能够坚持一步一步地走过来,除了有领导的关怀、培养和大家的关心、帮助外,认识的这些朋友也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力量源泉。看到他们,想起他们,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艾青的一句诗:我的眼里为什么会经常含着泪水,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服务热线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路15号(350007)

  • 微博

  • 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