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已经进行了三期,师生们已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教训,也得到了丰硕的成果。本学年从第四周开始进行第四期研究性学习。具体计划如下:
1、动员阶段
上学期4 ―5周:在高一、二年段老师和学生中分别专门召开动员会,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方法,指导用好《研究性学习工作手册》;利用家长会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以求得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
2、定课题阶段:
上学期6―7周:⑴教师提供课题(学生作本学科课题的研究,也是对该学科作更为广泛的探究,教研组应有效的组织有关备课组负责提供一定量的课题给学生选择)、学生自选课题 ⑵班级确定课题(审核课题的可行性、合并类似课题) ⑶形成课题组(以3――5人为宜) ⑷确定组长 ⑸聘请指导老师。
3、订计划阶段
上学期8、9周:课题组师生共同讨论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及活动计划,学生填写《工作手册》中的“预期步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4、研究过程
上学期第10周――下学期第6周:开展课题研究。以双休日、节假日和寒假中活动为主。
下学期第二周为中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周,各课题组英利用寒假做好准备。
5、结题
下学期6―9周:撰写结题报告;准备展示材料并制作成活动展板。
6、展示
下学期10、11周:班级展示成果。可在班级、年段展示成果,也可在校内展示成果。
7、评选
下学期12、13周:由班主任召集班级教师工作小组和班委联席会议,对课题组学习活动做出评价,并将结果上报年段、教研室。
评价分为四等:
优:选题新颖,有研究价值;研究过程态度认真,材料翔实,论证合理,结题报告有一定深度。
良:选题较新颖,有一定研究价值;研究过程态度认真,材料翔实,论证较合理。
及格:课题明确,开题与结题内容一致,研究过程态度较认真,材料比较翔实,有一定论证。
不及格:开题与结题内容不一致;研究过程态度不认真,材料不翔实。
8、汇报、答辩
下学期14―16周:以年段为单位,召开校级研究性学习(第三期)成果汇报暨答辩会。
下学期17周:公布校级研究性学习(第三期)成果获奖情况。
期末,各班在学生成绩报告单“研究性学习”栏内填上成绩。
1、动员阶段
上学期4 ―5周:在高一、二年段老师和学生中分别专门召开动员会,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方法,指导用好《研究性学习工作手册》;利用家长会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以求得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
2、定课题阶段:
上学期6―7周:⑴教师提供课题(学生作本学科课题的研究,也是对该学科作更为广泛的探究,教研组应有效的组织有关备课组负责提供一定量的课题给学生选择)、学生自选课题 ⑵班级确定课题(审核课题的可行性、合并类似课题) ⑶形成课题组(以3――5人为宜) ⑷确定组长 ⑸聘请指导老师。
3、订计划阶段
上学期8、9周:课题组师生共同讨论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及活动计划,学生填写《工作手册》中的“预期步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4、研究过程
上学期第10周――下学期第6周:开展课题研究。以双休日、节假日和寒假中活动为主。
下学期第二周为中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周,各课题组英利用寒假做好准备。
5、结题
下学期6―9周:撰写结题报告;准备展示材料并制作成活动展板。
6、展示
下学期10、11周:班级展示成果。可在班级、年段展示成果,也可在校内展示成果。
7、评选
下学期12、13周:由班主任召集班级教师工作小组和班委联席会议,对课题组学习活动做出评价,并将结果上报年段、教研室。
评价分为四等:
优:选题新颖,有研究价值;研究过程态度认真,材料翔实,论证合理,结题报告有一定深度。
良:选题较新颖,有一定研究价值;研究过程态度认真,材料翔实,论证较合理。
及格:课题明确,开题与结题内容一致,研究过程态度较认真,材料比较翔实,有一定论证。
不及格:开题与结题内容不一致;研究过程态度不认真,材料不翔实。
8、汇报、答辩
下学期14―16周:以年段为单位,召开校级研究性学习(第三期)成果汇报暨答辩会。
下学期17周:公布校级研究性学习(第三期)成果获奖情况。
期末,各班在学生成绩报告单“研究性学习”栏内填上成绩。
福建师大附中 教研室
200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