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谢师之情怀
自从1965年毕业以来,至今已有52个年头。
从1959年开始,本人就在母校的初一开始求学,连续6年,直至高中毕业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对母校之感情尽在不言中。
虽身不在母校,心却始终留在母校。几十年人生路上“风雨交加”,追梦求索“路途坎坷”,但始终不忘校志之精神,家国情怀驻留心间。
尽管学子竭尽洪荒之力也未能创造什么“惊天”成就以回报母校,但却秉承了师长之敬业品德从事高等教育数十年,培育博(硕)士50余名,直接教授与指导的本科生也数以千计。
感触颇多。
目睹身边的学生一届又一届地毕业,走向他们自己所喜爱的工作或继续深造的地方,心中万分欣慰的同时,又有着无穷无尽的离愁和连绵不断的怀念。因为在我教授他们知识与能力之同时,我也从他们各自的身上学到了不少年长者所不具备的天真、浪漫、猎奇、妙想,以及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快速接纳的禀赋,使得自己尚有追随时代前进步伐的“进取心”。
真可谓教学相长。
我特别钟爱这句俗话:孩子再大,在母亲面前永远是自己的孩子;但我更加倾情于这个道理:弟子再小,他(她)时刻蓄势待发在准备着实现超越先生的伟业。
这也是人类进步的一条永恒发展定律。
想来,教书育人、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创造)人才是教师的天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自己的本分,期望能够亲眼目睹教授过的学子为世界科技发展史精妙绝伦的篇章添上重彩的一笔就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事!
所有这些思想和品格都是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老师那里传承而来。
值此,发自内心的感受,谨作一首,聊表自己的一点情怀:
茫茫草丛望无边 绚烂馨香在其间
蒙昧无知徒辛劳 换得酸楚满心田
学海游弋知广阔 书山攀爬遥见天
游子耕作图励志 报国谢师以�蹇
1965届 张秀彬
2017年2月13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