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蹊千里 母校有恩情�f钧
――壬辰级乙未年高中毕业一甲子记
1955届 高芝溱
福建师大附中壬辰级,初中毕业、高中入学于1952年,岁次壬辰,故名。1955年,岁次乙未,高中毕业,迄今一甲子矣。桃李不言,蹊千里;母校有恩,情万钧。时值2015又一乙未年,当年青春学子,今朝耄耋老人,将纷纷从国内外各地应约重返母校,共庆高中毕业六十周年。抚今思昔,众多往事及许多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涌上心头。万千感慨,聚于笔端,乃试为一甲子记,备作聚会纪念的引玉之砖。
1952年,由原福州英华中学、陶淑女中、华南附中三所教会学校合并组成的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改属原福州大学(1951年由原福建协和大学、福建华南女子学院合并组成,1952年在城内乌山的原福建师范学院也并入该校)领导,改名福州大学附属中学(1953年原福州大学改称福建师范学院,遂又随之改称福建师院附中)。当年高中第一批招生216人,后又按上级指令扩招54人,组成五个班级。后来,由于第一学年“减员率”大,高二开学时曾有一次较大范围的人员调整。比如,原属3班的潘家清、郑琴南、刘之定、陈仁恩、郑文美、林裕藩、严拱标、李维绥、吴昭华等人就在此时调往5班。此外,还调出陈彦团往1班,曾道华往2班,王耀荣往4班;并从4班调入张培钟。此后,各班人数又逐年略有下降,高三时都只剩下38人左右。而最终拿到毕业证书的更少。以3班为例,高一入学54人,高三37人,毕业35人,减员率高达35%。但这个35%反映的是整个年级在高中阶段“减员率”的平均,而非老3班原班人马的实际“减员率”。因为,如前所述,曾有十几位同学被调往其他班,而且全是各方面的佼佼者。
由于1952年暑假在全国开展教师思想改造运动,新学年开学时间推迟,直到国庆后才公布编班名单。我至今记得,国庆游行操练时我是编在徐恭生的麾下,而以后我们俩却分别被编在3班、2班。
3班的首任班主任是郑明恩老师。当我们从布告栏上看清自己所在班号并找到教室时,他已在那里等候。一一核对名字后,便指定严拱铨带领全班按身高列队编排座位。我至今记得那时最前面几个人的“报数”顺序:刘之定、高芝溱、陈仁恩、林果、江祖发、张景星、……(当时女同学身高一般都比我们这些所谓的“矮仔”高,比如,严敦华就排在18号,并因“十七、十八”的报数而被大家永久记住)。
待到每个同学按身高顺序就座后,
高一下时的班主
3班班风的另一缔造者是陈国熙老师。他是3班高二、高三时的班主任,在1995年我级高中毕业40周年的《回忆录》里,许多3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提到他,称他“不仅是我们的好老师,还是我们的好兄长”。很显然,明恩师和仲��师在同学心中是可敬的父辈,而国熙师却更像是大家的长兄。这里面既有年龄差别因素,也有他们在管理班级方式和风格上的差异。前两位老师的特点是凡事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为3班打下干部尽责,全班尽力好班风的基础。而国熙师的特点则是凡事都要求3班在五个班中争第一,而且喜欢融入同学中亲自参与这种竞赛。有时更像是大家的玩伴,所以许多同学背后都亲切地称他为“依国”、“昵仔头”。这样的三位班主任先后入主3班,真可谓是绝佳前后搭配,异曲同工,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国熙老师在3班的名言是:“我们3班班号排第三,但学习成绩、班级活动一定要争第一”。这句话一直深深地植入3班同学的脑海,形成了积极向上,事事勇争第一的又一个好班风。有的同学甚至养成每遇大的节日活动都要到其他班参观取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习惯。比如,张景星凭借他良好的人缘,对其他班的活动安排及实行情况了如指掌,经常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其他班有借鉴价值的做法,而事后也总能进行一番颇有见地的评比。1954年国庆节,在3班举行的联欢活动及谢师宴上,他甚至当面请教莅临参加的几位老师对各班国庆活动的评价。快人快语的许白莲老师一口气说了3班可以拿到的几个第一:“联欢活动排第一”、“墙报质量排第一”、“班主任不但亲自抓墙报征稿、评奖,亲自写《刊首语》,亲自设法募集活动经费,还亲自参加表演舞剑,更是应该排第一”。杜惠慈老师则对由赵发通同学主厨做出来的那碗“酸辣鱼唇汤”(由油炸鱼鳔、油炸肉皮等勾芡煮成的酸辣汤)赞不绝口,风趣地接着说“由你们自己动手烹饪更饱含了浓浓深情,这碗浓汤也应该排第一”。接着还勉励大家“希望你们明年高考成绩也要排第一”。
托惠慈老师的吉言,1955年高考,3班拿到了无可争辩的又一个第一。毕业35人,录取37人,当年升学率达到难以想象的105.7%。而考取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及留苏的总人数更是在全年段遥遥领先。只是除了3班同学以外,很少有人知道3班的班主任在其中所付出的心血。在1995年高中毕业40周年时,不少3班同学列举了国熙师“逐一精心指导填报志愿”、“把全班通学生、寄宿生界限打破编成几个温书小组,并按学习成绩差异组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等难以忘怀的往事。其中关于精心帮助一位只在3班读过一年高二的蒋明正同学,使其终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取北京俄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的事迹则鲜为人知。蒋明正同学文科成绩优秀,但受理科成绩拖累而被迫退学。1955年首次实行分文史、理工、医农三个系列报考,对她而言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国熙师得知这个新规定后,立即设法通知明正同学,帮她办理报考手续,并把她也编入一个温书小组。同时还亲自出面帮她向我们这些已经不需要史地类教科书的同学借走高三时的用书、笔记。后来,明正同学在延安中学任教时曾表示等我们高中毕业50周年活动时,一定会回到母校参加,重叙当年的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只可惜她后来过早地因病辞世而未能如愿。
3班所取得的成绩,还离不开所有课任老师的精心教育和帮助。他们是:高一时的语文老师陈芑洲、林仲��,数学老师陈扬诚、杜惠慈,物理老师李正修、刘扬璋,化学老师薛攀达,生物老师郑明恩,历史老师刘熙泽,地理老师陈云基,俄语老师吴东岳,政治老师林汝实、体育老师张公钧,音乐老师陈万桢;高二时的语文老师魏道涵,数学老师杜惠慈,物理老师刘扬璋,化学老师许白莲,历史老师任培龙、地理老师朱民生,俄语老师吴东岳,政治老师陈国熙,体育老师陈秋涛;高三时的语文老师魏道涵,数学老师杜惠慈,物理老师刘扬璋,化学老师许白莲,历史老师任培龙,地理老师朱民生,俄语老师夏炳煊,政治老师陈国熙,制图老师方绚春,体育老师林茂兴;以及原先虽未任教于3班,但在高考备考期间为五个班有听课要求的同学集体开设过辅导讲座的陈荫慈、陈金华、张书竹老师等。同时,担任其他四个班班主任的分别是:1班陈景汉老师,2班曾秉璋老师,4班许白莲老师,5班刘扬璋老师。五位班主任精诚合作,共同把1955届打造成一个团结向上,亲密无间的大集体。这种优良传统,直到今天仍在产生深远影响。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高中三年中一直担任教务处主任的李正修老师,虽然只在高一上时教过我们半个学期物理,却对我们这一届同学关爱有加。不但我们年级毕业后举行的好几次聚会,他都自掏路费从安徽合肥风尘仆仆地前来参加,还亲自为我们高中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册》作序。因此,同学们都亲切称他是“1955届的年段长、届主任”。“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我们应当永远记住他们。
高一、高二时的校长是郑书祥教授,高三时他虽调任省教育厅副厅长,仍一如既往关心对我们的教育,
曾在3班学习过的同学,除高中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册》上刊登的杨文豪、林秀敏、张景星、李孔涵(高三时转入)、江祖发、钟丽芬、严敦华、马士新、陈彦光、高芝溱、严拱铨、林汝谋(高二时从古田县中学转入)、夏培�j、张培钟(高二时转入)、李伟正、王良辉、郭志贤、王炳金、刘喜泰、林荫松、曹锦荣、张理谟、孙道勋、梁振生、赵发通、何则耀、翁发旺、周春、朱良成(高三时转入)、林鑫民、王华�F、刘景祺、林学球、朱乃贤、林光鉴(高三上开学时因病休学)、胡鸿翔、林茂津、何尧基等38人之外,还有前述调到其他班的陈彦团、曾道华、王耀荣、潘家清、郑琴南、刘之定、陈仁恩、郑文美、林裕藩、严拱标、李维绥、吴昭华等12人。此外,还有高一时的林果、卓文姬、沈恒端、黄振麟、林文华、魏锦祥;高一、高二时的吴其章、张怀芳;高二时转入,高三又转回河北辛集中学的张春禄(1955年也考取留苏预备班,1956年出国前约了几个3班同学话别,高度赞誉3班好学风对他学习突飞猛进的决定性帮助)以及前述高二时的蒋明正等。如今虽有一些同学过早地离世,但无论生者、逝者,我们都应该永远记住他们。
其他四个班同学,除了前述从3班调去的,以及小学、初中时曾经同学过的以外,我当时认识的不多。而对1952年从母校初中毕业后升入其他学校或就业的“初中班”同学,更是一个也不认识。倒是经过毕业后的历次集体活动,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包括“ 初中班”的同学。到现在,我们这“六”个“班”已经形成一个亲密无间的大集体。我们同样应当永远记住这个大集体的所有成员。
高中毕业后,同学们分散到全国各地,天各一方,早几年少有聚会。全年段大规模聚会可能始于1981年100周年校庆和1985年高中毕业30周年。1981年校庆,由于是集体返校参加全校性大范围庆祝活动,班级同学间互动时间不多,主要是在校门内校庆宣传栏前合影留念。1985年的聚会安排在春节期间,五个班同学和应邀参加的老师们围坐一起畅叙友情;会后聚餐并在校门口合影留念。1991年110周年校庆集体参加全校性庆祝活动后,不少同学对往后的活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此后,各种形式的聚会、《通讯》、活动不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95年9月的高中毕业40周年、初中毕业43周年纪念活动,开创了联合1952年初中毕业后升入其他学校或就业的同学共同开展活动这一温馨的独特创举,更是赢得了其他几届校友的高度赞赏。再往后,1998年的厦门聚会与旅游;2001年校庆120周年庆祝活动;2003年开始的集体为每年新达到70岁的同学庆贺古稀之寿,以后又继续为每年新达到77岁的同学庆贺“喜寿”;2005年的高中毕业50周年、初中毕业53周年纪念活动与旅游;2010至2014年每年一次旅游活动;2011年校庆130周年庆祝活动;2012年初中毕业、高中入学60周年纪念活动等相继举行。1995年的庆典后编纂了一本包含88位同学每人一页资料的活页纪念册;2001年120周年校庆后办起了《级友通讯》期刊;2005年纪念活动后在1995年纪念册基础上又重编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精美《纪念册》,并委托出版社印制成集。这其中,先后担当起“桶箍”作用的王则文、林伯成、郑晓以及“初中班”的李棋祥等几位同学功不可没。
回顾总结三十几年来开展级友联谊活动的成功经验,至少有这么几点值得提到:1、不同时期都有一两个能起“桶箍”作用的核心人物;2、有几位经常慷慨资助活动经费的热心同学;3、有一批各尽所能,不辞辛劳的活动骨干;4、有一大群同样珍视同窗情谊,同样热爱母校,有约必到的基本参会群体;5、此外,还有一个必备的基本条件,就是当时大家的身体状况都还能适应活动的强度要求。
今年是我们高中毕业60周年的“一甲子大庆”,同学们也大都已经相继度过“喜寿”,逐渐步入耄耋垂暮之年。展望未来活动,主要有明年的135周年校庆;2019年为1932年出生同学集体庆贺88岁“米寿”; 2021年140周年校庆和为1934年生同学庆贺米寿;2022年初中毕业、高中入学70周年和为1935年生同学庆贺米寿;2026年145周年校庆和为1939年生同学庆贺米寿等等。但届时大多数外地同学的身体条件能否经受得起长途跋涉是个问题,大家应该为此考虑一个较为稳妥的长远规划和指导思想。
我个人认为,在剩余的岁月里,安排活动的指导思想应该承认我等均已年届耄耋,日薄西山的现实,审时度势,以安全少风险为纲,妥善安排,以求圆满收官。全年级大活动宜安排至今年高中毕业60周年并圆满结束“喜寿”庆寿周期后即暂告一个段落。以后的活动应以分散、小规模、少长途跋涉、少风险为主。同时应大力加强《通讯》和“互联网”方面的沟通,作为对全年段性大型活动减少的弥补。
相约共度“喜、米、白、茶”四大寿,是大家共同的良好愿望。但现实的自然规律不可回避。盘点现存人员状况,达到77岁喜寿的人数约为毕业时的三分之二,而减员速度则有逐年加快的趋势。我想,如果我们这些人中,平安度过88岁“米寿”的,能够达到喜寿人数的一半左右;度过99岁“白寿”的,能够达到米寿人数的三分一左右,就是我们壬辰级的集体胜利。至于108岁“茶寿”,只要有人能够达标,不管人数多少,都应该是壬辰级的最大幸事和留给后人的又一段佳话。
最后,我建议:60周年聚会的主题是感恩思源,主要活动应以座谈交流、旧地重游、回顾凭吊等方式在母校校园、校园旧址及市区新老标志性景点等有纪念意义的地点举行,不再强调“老当益壮”和安排过多的旅游。高中毕业60周年(初中毕业63周年)合影,除大楼前的大合影外,还可在思源亭前以不践踏绿地为原则,安排以小班为单位的小合影,并配以《福建师大附中壬辰级第N班 高中毕业60周年(或:初中毕业63周年)感恩思源之照》说明,以表饮水思源,不忘师恩、母校恩之情。
谨以此文作为对壬辰级共同度过的这六十几年岁月和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永恒纪念。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