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附中故事――桃花山上的简易阶梯教室(1957届校友王锦燧)

当前位置:首页  校友之窗  母校情怀

发布时间:2021-04-08浏览次数:304供稿:福建师大附中 

  

我的附中故事――桃花山上的简易阶梯教室

1957届校友王锦燧

  今年10月母校――福建师大附中将隆重庆祝建校140周年。从我1951年步入母校初中部的那天起,至今已整整70年了。70年的时光在世间虽是短暂,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给我带走许多往事,这些确实在我记忆中逐渐消失,但我对中学母校当年的容貌,桃花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依然记忆犹新。

  我有幸于1954年在附中初中毕业后又录取在母校高中。当时正处于福建师范学院对所属各系和各单位的校舍进行全面调整。院部决定将附中于1954年夏季搬至桃花山地区,即原寻珍女子中学校舍交付附中使用,通称一部地区。并把原福建神学院(注1)作为附中的二部。那年夏季还在桃花山上盖了一幢三层的教学楼(五四教学楼)作为我们高中一年级的学习教室。

  由于学校招生数目的扩大,学校内原有教学用地也不断扩充。入学后学校陆续盖起了几幢简易楼房,其中还有几座竹棚教室(位于当时的二部地区)。我记忆最深的是有座简易阶梯教室,它建在桃花山西侧的山坡上,东面靠近寻珍教学楼朝西的小出口通道。这座简易教室形状像个火柴盒,它的内侧是白色薄板灰墙,教室内配有学士椅(注2),大约有110个座位。教室明亮通透,南北墙面均有窗户,东面是一扇大门,西面墙上有一块大黑板。东面门口外斜坡下面当时是一块菜园,可通向大操场(位于现在游泳池北面几个篮球场所在地,当时地面是裸露的泥沙地)。西面的斜坡通往“五四教学楼”。平时学校上大班课都在这大阶梯教室里进行。记得全校教职工大会也在这里召开。

  阶梯教室盖好后,校领导决定晚上把它作为高年级学生的晚自习教室。因此,我们每天吃过晚饭都到这个教室复习功课。学校晚自习时间是从晚上七点开始,九点钟结束。学校领导对住宿学生管理很严格,每天晚上都有老师到教室检查晚自习情况,有时还有老师到教室作课外辅导。晚自习休息的时间,我们都到山上眺望远处夜景,呼吸新鲜空气。上世纪五十年代,台湾国民党飞机经常到福州城区骚扰,这座简易教室离防空壕很近,一有防空警报,我们就迅速跑到防空壕躲避。令人兴奋的是在1956年夏季的一个夜晚,当我们在这座教室晚自习时,福州市区四周山上的解放军突然把探照灯全部打开,将整个夜空照射得分外明亮夺目。这时我们都跑出教室欢呼,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自从那时起,敌机再也不敢飞进福州城市上空,我们也开始在这座教室度过清静的晚自习时光。这座简易阶梯教室为我们提供了复习功课的场所,直到迎接大学招生考试。很荣幸的是我被清华大学录取,从此,我走出附中母校大门,开始了我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当我阔别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时,我们对母校怀着深深的眷恋。我也难忘陪伴我复习功课的简易阶梯教室。这些年来,我也偶尔返乡,也曾回到母校参观,每次回校都力图寻找我青少年时代的足迹,但陪伴我度过高中学习生活的“五四楼”和这座简易阶梯教室已不复存在。母校确实发展得太快,一幢幢高大明亮的教学楼、报告厅、实验室楼、图书馆和标准体育馆屹立在我的眼前,还有标准的游泳池。看到这一切,我为母校的发展而高兴。衷心祝愿百年母校焕发青春活力,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1年4月

  (注1)原福州神学院位于原福州毓英女中(现福州十六中学)对面,当时由福州市人民政府接管后,其校区拨给现福建师大附中的前身福州二中使用,�炔坑胁糠纸淌遥�师生宿舍以及开会的小礼堂。还建有几简竹蓬教室。后来市政府又将原归福州市总工会使用的现附中二部地区划归师院附中使用,而福州十六中学对面的地区改拨给福建师范学院外语系使用。

  (注2)“学士椅”是当时曾使用的一种听课用的硬木的单人靠背椅,其右边有扶手,扶手上有一块课本大小的平板,可供听课者放笔记本作笔记用。

  (本刊加注)1957届校友王锦燧,中国照明学会原理事长,研究员。

  

注:这是当时某班级在现已不在的木制梯阶大教室前的合影,左边露出的就是文中提到的《五四楼》的一角。

服务热线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路15号(350007)

  • 微博

  • 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