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沪研学行――感受科研创新之美(第十六周国旗下讲话)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活动1

发布时间:2018-06-11浏览次数:124供稿:福建师大附中 

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2018年新一届高一润德创新班的黄佳雨,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浙沪研学行――感受科研创新之美。

佳木成荫,夏花初放,62日至5日,润德创新班的学子们迎来了翘首以盼的浙江、上海集体研学活动。

我们首先来到浙江大学,曾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以严谨的“求是精神”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中国核武器之父”王淦昌。2016年,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浙大校友王建宇任总指挥。参观浙江大学校史馆,我们得知其前生求是书院的创办人――杭州知府林启――是福建官侯即闽侯人,颇有些“他乡遇故知”之亲切。而在知名师生榜中还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师大附中院士校友阙端麟,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二天我们到上海交通大学。作为著名高等学府,在科研方面也是硕果累累,拥有“暗物质探索研究”“纳米材料全新力学现象”“量子信息存储”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项目。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都是上海交大的知名校友。

两个高校的走访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实验室和展览厅,接触了部分新兴产业与前沿的科技产品,强烈感受到自主创新、综合发展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比如挖隧道的盾构机、人工肝脏、海水淡化处理等创新成果深刻改变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能称为“强国”,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前段时间全国关注的“中兴芯片”事件也给我一个强烈的警示:核心技术是求不来,也是买不来的。唯有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才能实现“2025中国制造”。为此很多一流高校的科研人员正在为之奋斗。要跻身发达国家之列,就要通过创新带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附中学子也当以天下为己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全面学习理论知识,开拓视野,勇于实践,敢于争先,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服务热线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路15号(350007)

  • 微博

  • 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