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以天下为己任”校训,做新时代附中人(校友会李元松)

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天地  升旗仪式

发布时间:2004-12-13浏览次数:77供稿:福建师大附中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受德育处的委托,利用今天国旗下讲话的机会,跟大家一起再一次学习,领会我们学校的校训。
  校训是学校的魂,它体现了一所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凝聚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信念,因此,制定校训是学校的一件大事。
  我校的前身是英华、华中、陶淑三所教会学校,它们的校训分别是“尔乃世之光”、“受当施”、“以善胜恶”。这些语句都具有激励人们奋发上进,多做善事,多作奉献的积极意义。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应当如何吸收老三校校训的有益内核,批判地继承并进一步加以发扬光大呢?
  我校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酝酿,校党政工联席会议于1986年8月正式通过决议,确定“以天下为己任”为我校的校训。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校最足珍贵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
  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无不体现了先辈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包括我们众多的校友前辈们,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前仆后继,不屈不饶,英勇斗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1981年,我校举行了100周年校庆,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同志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师大附中,它有两个好的传统,一个是革命的传统,再一个是学习的传统。在全国解放以前,一直追溯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你们学校)就有好多学生,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勇敢地参加到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洪流中去。我希望同学们,同志们,要记住他们,永远地记住他们,要像他们那样生活,像他们那样斗争,这样来保持我们学校的光荣革命传统。199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到我校观察,在与老师座谈时,先后五次提到我校的校训,他说:你们制定以天下为己任的校训,培养这样博大的胸怀,我觉得很应该,要不断地给学生灌输这样的精神,还殷切地告诫大家,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积累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弄丢了。
  以天下为己任,包含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天下,在我国古代本意指国家,现在也扩大为指世界。以天下为己任,就是以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作为自己神圣的责任。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首先,作为附中人,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世界大事。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了解党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努力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二、核心含义是,作为附中人,要有“担负起天下兴亡”这样一种博大的胸怀和远大抱负,树立起为实现中华振兴,四化早成的宏伟目标而拼搏奉献,奋发进取、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三、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作为附中人,要具备有能担负起天下兴亡重任的真才实学。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附中人都必须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真本领,如果没有真本领,以天下为己任就只能是一句漂亮的空话,这也是我们当前实践校训精神的关键所在。珍惜青春年华,就要把握好生活中的每一天,时间犹如一架公正的天平,它并不因为人们的好恶而有所长短,但时间却给予勤奋者一串串丰收的果实,而留给懒惰者的只是一头白发,两手空空。革命老前辈董必武先生曾写过一首诗:“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这对每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少年,都是莫大的启迪。
  同学们,我们的前辈们本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信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半个多世纪前结束了旧中国的黑暗统治。回顾神州大地上半个多世纪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不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当今的青少年,正生活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时代。当然,当我们放眼世界时,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不仅充满了阳光,还同时潜伏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扩大、就业不充分等种种忧患与危机,我们要在本世纪中叶,达到和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强国之梦,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这一代青少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历史的重托,我们希望,作为传承师大附中光荣传统的年青一代,同学们能够牢记以天下为己任的校训,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像先辈们那样,树立起远大的抱负,不断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学识、多方面的才干,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准备着担负起天下兴亡的重任。

2004年 12月13日

服务热线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路15号(350007)

  • 微博

  • 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