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求,4月18日,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鼓楼区人民法院开展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政治组教师、何燕林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来自高中部的学生代表们,共同旁听了某品牌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庭审,实现基础教育与法治实践的创新融合。
此次庭审包含双方抗辩、证据陈述、法官讯问、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多个环节,参与者深刻体会到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增强了知识产权的意识。
被告抗辩中提到的'合理使用'如何界定?如果我们创作的作品被抄袭该怎么办?休庭间隙,学生们争先恐后抛出疑问。法官团队用生活化案例为提问的同学讲解商标识别知识,引导大家深入探讨《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适用边界,实现法治教育的精准滴灌。
此次活动是构建法治教育共同体的新起点,校务委员何燕林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与司法部门的战略合作,通过更多的法治教育实践,着力培育具有法治信仰的时代新人。此次创新实践打破教学壁垒,将抽象的法治理念转化为可视化的轨迹,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发更多样化的法治教育资源,构建覆盖全学段的法治教育平台,助力青少年形成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随着校院双方在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实践基地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法治教育的附中模式正逐渐形成示范效应。
(政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