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雨承古意,明风启新思(2025年3月31日)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活动1

发布时间:2025-04-01浏览次数:19供稿:福建师大附中 行知级6班 梅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来自高二六班的梅睿,同时也是校团委组织部的一员。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清雨承古意,明风启新思”。

初春的风裹着杏花微雨,拂过青苔斑驳的石阶。我们站在时间的此岸,凝望彼岸的繁星。清明,这个氤氲着水墨气息的节气,悄然而至。

清明的雨,是天地写给岁月的长信,字里行间饱含着先烈们不屈的精神与不朽的灵魂。从1939年英华中学里地下党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1941年华南女子中学支援古田阻击战,到194712月的英华“民主墙”事件,无数感人至深的事件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生根,无数惊天动地的事件在我们生活的蓝天下发芽。“民主墙”下,老师代表、学生代表相继在现场讲演,宣传反内战、争民主的主张,在每一个老师与学生心中建起一道坚实的墙。

纵观百年校史,无数革命志士相继涌现,于国家危亡之际挺立,于青春之年绽放。1922年,英华校友方尔灏与众多同志创办了福州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冲决》周刊,于1925年主持建立共青团福州支部,次年4月,方尔灏成为了中共中央福建地委首任书记,1927年,方尔灏被捕狱中,就义时年仅23岁。无数如他这般慷慨激昂的人生成为了如今附中成长的种子和养料,构成了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

清明的雨混杂着血与泪,一遍遍冲刷着尘封的石碑,使镌刻在深处的历史得以重现,而后奔向以时间为轴的天边。

清明的雨,是一面流动的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能够穿越古今,与无数仁人志士对答;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敞开心扉,与镜中斑驳的自己对话。正如王阳明在《转习录》中所言:“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自省推动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自知又为深层次的自省提供现实可能。这面贯通古今的镜子,终使我们学会在春光中修剪内心的杂芜,向前开辟出第一垄田畦。

清明,是终点,更是起点。它承载着数千年带有古意的风雨,为未来的灿烂春光拉开序幕。“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书写未来,与历史共振,与时代同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服务热线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路15号(350007)

  • 微博

  • 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