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化学组教学观摩周活动——同课巧设计,异构促成长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之窗  教学动态

发布时间:2024-12-11浏览次数:63供稿:福建师大附中 

冬意渐浓,教研情暖,为进一步深耕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化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2024126日上午,福建师大附中化学组教学观摩课在高中部的化学录播实验室和初中部化学实验室同步开展,呈现了精彩的课堂。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吴新建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郑柳萍教授、福州市化学组中心组成员林萍老师,以及来自兄弟学校的化学学科同仁一同开启一段交流互动的旅程。

 

看课,感师生互动之美

高中化学组围绕《钠的性质》进行了同课异构。

清流一中朱桂花老师通过创设情境、预设方案、动手实验、现象观察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定性、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层层引导、环环相扣,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科学实践,体会科学带给社会的价值。朱老师化繁为简,在真实情景中驱动学生学习,学生沉浸在课堂中,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福建师大附中罗芳老师通过“认识钠”“探究钠”“安全用钠”三项任务五个活动,带领学生学习钠的知识,同时通过对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联,异常现象的分析与讨论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促进理性思维的发展。通过编写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落实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罗芳老师以小见大,聚焦理解确定认知与能力目标,紧扣课标解读知识,注重建构认知模型,通过证据推理及验证来建构模型解决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尊重实验事实,求真务实,像科学家一样去学习,充分体现化学学科价值。

 

初中化学组开展了《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的教学研讨活动。

郭小玲老师以变化观为核心,从家用燃料的变迁入手,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利弊。郭老师善于利用课堂生成,通过反推法形成课堂闭环,借助古籍、图表和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课堂生动有趣,适切于生情,奏响教学相长的和谐氛围。 


邓云燕老师沿着能源发展的历史足迹,从薪柴时期的低能、低效到煤炭、油气时期化石能源的利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一味追求高能耗、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深刻感悟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的认知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

 

评课,明课堂内外之功

高、初中评课环节分别由福建师大附中化学教研组组长郭梅峰老师和教务处副主任余碧珠老师主持。

评课专家吴新建教授高度评价了我校化学组的教学研讨水平,表示高中化学两节课都设计精道,注重课堂的结构化,师生互动和谐,让人受益匪浅。吴新建教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朱桂花老师关注课堂生成,很好的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课堂主题明确;罗芳老师以文献引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对异常现象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值得老师们借鉴。

 林萍老师对初中化学的两节课都给予高度评价,将两节课概括为“教学相长,异构同辉”,提倡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前置作业设计,通过问题链串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郑柳萍老师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肯定了两节课对传统文化素材的挖掘,通过展示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环境保护和科学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问题,让学生们对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同课异构的火花碰撞,真是妙不可言,听课老师们也踊跃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教无涯,研不止。本次化学组的研讨活动,既是对长期教学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教师在课堂中深化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思维、建立新型教学的探索。在探索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实践的道路上,师大附中的化学组老师们破立结合,深入研究,探索课改新路,完善课改模式,使课堂教学迸发活力,再书新篇章。


 

 

 

 

 

服务热线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对湖路15号(350007)

  • 微博

  • 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