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在教学成果凝练与申报方面的能力,何燕林名师工作室于5月18日上午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办了以“教育教学成果凝练与申报”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特邀2024年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奖项目主持人、三明二中教研组长周曦老师莅临指导。何燕林名师工作室成员、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政治组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第一部分,周曦老师以《明向逐光 深耕细琢——教学成果的淬炼之道》为题,开展了精彩的专题讲座。周老师以自身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从选题的精度和准度、躬行的厚度、主题搭建、成果效度及形式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教育教学成果凝炼与申报的要点。她以其获奖成果《开掘地域禀赋:“一核双向三联”促中学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为例,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与实践探索。周老师指出,在构建实践体系时,需遵循一定的逻辑和话语规范、具备坚实的学术支撑、并对问题进行深刻洞察。她强调,思政学科应凸显其独特性,注重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确保成果源于扎实实践,实现实践与科学的深度融合。同时,她鼓励教师们要勇于解构传统束缚,提高成果的辨识度,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破除裁判的审美疲劳,推动思政教育成果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在互动环节,周曦老师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互动。针对教师们提出的教育成果如何推广、如何借助“习近平三明足迹”推动思政课内涵发展等话题,她均给予了详尽且富有启发性的回应。她指出,在成果的总结与凝练过程中,要关注教师与学生在数据增长和理论收获方面的表现。同时,要注重质性与量化维度的有机结合,在确保数据信度的基础上,综合实践单位的反馈、行政部门的认可以及权威媒体的报道等多方面因素,以全面提升思政教育成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活动最后,工作室领衔名师何燕林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教师们应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福州市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成果的提升注入动力。他强调,新教师要逐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积极探索;老教师则需从日常工作中提炼课题,总结经验。他倡导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与调整,广泛研读文献,勇于探索创新。最后,他鼓励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成果,为思政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本次专题研修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依托,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教育教学成果凝练与申报的方法论支持。未来,何燕林名师工作室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发挥平台优势,为推动教育教学成果从“理论指导”向“实践探索”迈进,为思想政治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