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怎样的尺度下诊断课堂?(《中国教育报》)

时间:2006-03-01浏览:45


在怎样的尺度下诊断课堂?
――访《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主编杨九俊
本报记者 张圣华

  《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是一套对课堂辨证施治的“医书”,最重要的价值是帮助老师们养成自我诊断课堂的习惯,学会诊断的方法,掌握诊断的标准,并逐渐增强对课堂是非的辨别能力。读了该书,老师们会避免很多似是而非的课堂问题。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语文特级教师。长期在教改一线调研。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05年度人物;2005年,与丁帆教授共同主编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已进入高中课改实验区,已有80万学生在使用。所主编的《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名列04、05年度教师用书销售排行榜榜首

  今年初,杨九俊主编的《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一上市就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这还是我国第一部诊断课堂的书。对于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反思中的教师们来说,这套书可谓是场及时雨。它解决了大量新课程课堂操作中的悬疑问题,老师们可以参照这些深入细节、切入思维的诊断,来诊断自己的课堂。这其实建立了一种课堂评价的细则体系。这为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的课到底上得怎样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坐标。

  诊断课堂应该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尤其是诊断的尺度很难把握。这关键是课堂诊断所依赖和参照的课堂理想体系是怎样的。为此,我们特此采访了杨九俊先生。

  记者:2004、2005年,您任总主编的《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为正在新课程课堂问题面前焦急苦恼的广大教师,切实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像其中的《备课新思维》、《说课、听课与评课》在很多学校老师们人手一册。这次您主编的《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似乎与前面这套书有所联系。您是出于怎样的调研和思考决定组织专家们编写这套书的?

  杨九俊:“诊断”这套书源于编写《问题与解决丛书》。在调研过程中,确实发现新课程推广使课堂有了喜人的变化,但问题实在太多,我们只好把最突出、最普遍、最集中的问题在《问题与解决丛书》中先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复杂问题只能用跟踪课堂全过程的方式进行全方位解决,这需要很多长期在一线听课、调研的专家合力。所以,这套书花费的时间就更长。可以这么说,《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是数十位专家在听了数以百计的课后、再推敲、研究而成的,也算我们的一个改良课堂的初步尝试吧。

  记者:有幸读到刚刚出炉的《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这是一套对课堂进行辨证施治的“医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专家组对一节节的课做如此细致、深入地解剖。这没有大量的听课积累和厚实的教研功底,做到这些是不可能的。

  在书中,在对一堂课进行详细诊断时,您特别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这是您贯穿全书的一个很重的要素。您是出于什么考虑?

  杨九俊:道理很简单,理想的课堂,孩子应当是真正的主人。所以,在评价一堂课的含金量时,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之一。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我们在书中重视这一问题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现在很多课堂在这方面偏离严重。

  在现实的课堂中,许多老师为了体现教学向生活的回归,往往致力于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教育不仅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作准备,也是学生当前正在经历的生活。课堂必须是学生真正的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而不是通常所看到的,在课堂生活中被异化为仆人、游人或者成人。

  学生不是仆人,他们有主动意识和主动性,有欲望,有热情。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没有主体地位,甚至被“非人化”,成为装载知识的容器和任人摆布的工具。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要求老师心中装有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投入学习的热情。

  学生不是游人,课堂不是游乐场,学习不是走马观花,轻松愉快不是新课堂的本质特征。学习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认真学习、达成目标的责任感,应当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主体能力。

  学生不是成人,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类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应当提倡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心灵去体验,用儿童的方式去研究;应当关注学生的成长性和发展性,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支持、宽容、关爱,引导学生按照身心发展的规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记者:但问题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很多老师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的老师索性放羊。那么,您在诊断一堂课时,老师起到怎样的作用才是合适的?

  杨九俊:我们诊断所依据的标准是:理想的课堂,教师必须彰显主体性。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斥教师的主体性。因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教师的生活,理想的课堂应该充分释放教师的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只有具有主体性的教师,也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识的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对待教材的问题上,新课程强调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在这里,教材是“范本”,是“凭借”,相对于“教教材”来说,教师具有了更多的主体性,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基础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改造甚至创生。教师对待教材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且,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不仅仅“用教材教”,其自身也是课程的一部分。当课程从具体的教材型态走向经验和过程时,教师的经验和知识、与学生的对话与交往、对教学过程的调控等,都是重要的课程内容。

  在处理自己与学生关系的时候,教师也应当体现主体性。新课程强调师生的民主、平等,强调尊重学生,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但这并非要以削弱甚至消解教师的主体性为代价。我们不能给自己戴上新的“紧箍咒”,过分迁就学生,过分纵容学生,甚至对学生只敢表扬,不敢批评。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教师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又怎么能培养出具有主体精神的学生呢?教师不仅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完整的人,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生活经历,应该是师生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对自我的认同和自我反思方面。就像任何真实的人类活动一样,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教师的内心世界。教学其实就是教师把自己的灵魂状态、自己的学科、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式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因此,追寻理想的课堂,教师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不好的教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教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些编织者用的方法各不相同:讲授法、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实验法等等。但他们所表现的都是真实的自我。一节课不仅展示的是一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风格,而且展示的是一位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人格魅力。

  记者:作为记者,也到过很多教改前线听过一些老师的课,感觉课堂确实热闹多了。但热闹之后,感觉热闹得很空洞,就像现在的很多“大片”,画面华丽之极,情节极尽曲折,但不能动脑去想:一想就感到空洞和无聊,因为里面几乎没有思维。这样的课堂,您是怎样评价的?

  杨九俊:教室不是剧院,课堂不是喜剧舞台,不能单纯追求热闹。主要要从课堂的实际效果来衡量一堂课。理想的课堂,必须营造主动、有效、利于创新的思维场,追求积极的思维文化。

  西方的哲人讲:人是思想的芦苇。人类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类思维方式不断变革的历史,人类的进步与人思维方式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十分关注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思维建构、创造的过程,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评判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不高,关键看学生是不是在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看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

  如何构建课堂的思维文化呢?应当根据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科,明确思维能力培养的不同目标和侧重点。比如说,小学低中年段的学生,我们要考虑其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特点,尽量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面对高中学生,则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在语文学科中,语言文字往往是直观的、直觉的,与形象思维联系在一起。为此,在引导学生体验品味时可以更多地从直观形象思维切入。而在数学学科中,我们则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

  应当充分运用文本,引领学生进入思维的天地。教材这种文本其实是作者、编者的思维产物,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是学生与文本作者、教材编者思维的相互对话。在与作者、编者思维的对话中,学生可以建构思维的过程,感受思维的力量,分享思维的快乐。

  形式也是内容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我们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思维的容量与节奏。从思维的容量来看,理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非常饱满,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大而合理的思维容量。从思维的节奏来看,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不同年龄的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比如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只能维持二十分钟左右。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思维节奏,如果过于紧张,学生则易于疲劳,过于拖沓,学生的注意力又难以集中。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应该是张弛有度、错落有致的。

  记者:有人批评现在很多老师的课过于功利,动辄要与考试联系起来,过于重视知识点。而老师就是一个课堂程序设计者,学生则是按部就班的操作员。课堂越来越有变成冰冷工厂的危险。看起来这样的课堂似无大错。您怎么认识这类问题?您在诊断课堂时,把情感放在什么位置?

  杨九俊:您提的问题是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个隐性问题。但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课堂上,情感是最容易被略掉、似乎可以等等再说的问题,情况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岂不知,理想的课堂必须营造真实、和谐、宽松的情感场。做到这一点的老师,才称得上是课堂高手。这也是我们诊断一堂课的重要出发点之一。

  从师生关系看,以前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的反应、学生的感受都不予考虑。教师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学生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去“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如战场,学生正襟危坐,战战兢兢,“不敢乱说乱动”。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理想的课堂应该从教师和学生的一言一行中,体察出师生之间自然的交往,应当是和谐、宽松甚至充满亲情的情感场。课堂可能是轻松、热烈的,也可能是紧张、平静的,但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应该贯通其间,课堂应该充盈着自由呼吸的空气。

  从课堂教学的情境来看,我们应创造与教材内容相契合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课文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经说过:“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高峰的学习体验,是学生对学科产生新的兴趣的源泉,是重大的态度与价值变化的刺激物。”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推动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重要催化剂。

  同时还要关注到,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因此情感教育也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记者:《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中还自始至终关注了不同学科教学方式的选择问题。这是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我好像没有太明白;另外,几年来,我们一直听到批评“接受式”学习方式,这似乎成了“传统教学”“灌输教学”的代名词。希望您正式对这个问题澄清一下。

  杨九俊:教学方式的选择确实是个很能显示老师实力的一个方面。确切地说,理想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与学科教学内容、学生需求紧密结合。

  教学方式的变革其背后是深层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其实质是在变革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的是一种引导所有学科教学的积极价值取向,但是面对不同的学科内容,不同的学生需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有“学科化”的解读。比如说,探究式学习,其“规范”的程序一般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组织探究-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得出结论-社会实践。但在不少学科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则可以约定俗成地理解为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生成新问题的学习活动,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和理性思维的能力。

  我们也应当正确认识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从形成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很有关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是前辈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而传承下来的精神遗产,如果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探究的话,根本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学习的大部分是间接知识。而接受式学习是至今为止经过了历史考验的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式学习方式,是我们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但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应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应视具体学科、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往往适用于已成定论的学习内容。

  教学方式的选择还要从学生出发,心中真正有学生,着眼于培育、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超越的基础上研究、把握学习的规律.才能择善而从得其法。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师,方式、技术的意识太强,走向形式化。例如多媒体的运用,在有些老师那里比传统还传统,学生的回答正好“预设”了,就点击出来,学生的回答预设中没有,就置之不理(还不如手里拿着一支粉笔哩)。有时学生的思维刚要打开,老师却把多媒体打开了,画面的呈现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提倡活动、合作,有些老师得其形而忘其神,不考虑是否需要,组织学生一会儿分组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看多媒体演示,忙个不停,造成教学情境的过分晃动,影响了教学的效率,这些都是应当克服的。

  记者:听您这样解释,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这套书其实是对无数课堂问题的比较彻底的梳理。我认为这套书最重要的价值是帮助老师们养成自我诊断课堂的习惯,学会诊断的方法、掌握诊断的标准,并逐渐增强对课堂是非的辨别能力。读了该书,老师们会避免很多似是而非的课堂问题。

  杨九俊:我还要强调一点,课堂问题不能形而上学或舍本逐末。我们对待不同学科,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理想的课堂,应该体现学科课程的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整合,但是这种渗透和整合应该是在充分考虑学科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因为学科课程在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方面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发展逐渐开始出现分化,学习知识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这时学科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然而,有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科特点与拓展整合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有时过分关注了对学科课程的拓展,甚至是为了综合而综合,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成为了一锅“大杂烩”,往往是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是舍本逐末的伪综合。

  其实,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的价值,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出学科课程的特点。比如,语言的规范性要求是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以及在生活中运用母语相比,应当体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时,我们就不仅要评价表达的内容,还要关注表达得怎样,关注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生动性。即使在教科技常识类文章时,我们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语言素养,是对理性的、抽象的、逻辑的语言的感受和理解,是体验和领悟一种严谨、深刻和简约的美。只有把握住了语文的特点,在课堂上,在走向生活时,倡导综合时才不会失去“语文味”。

【相关链接】《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共四册,分别是:《小学语文课堂诊断》、《小学数学课堂诊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诊断》、《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诊断》。每一册都基本采用了呈现案例或问题、诊断探讨、提供相关阅读素材的结构框架。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实践当中的经验或问题更加突出,让问题研究和讨论更加集中。

  《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3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