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校学习往事回眸(1957届校友王锦燧)

时间:2021-03-10浏览:301

  

在母校学习往事回眸

1957届校友王锦燧

  今年是母校――福建师大附中建校140周年的日子。时光飞逝,1951年从我步入母校初中部的那天起,至今已整整70年了。当年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如今已成为年届耄耋的高龄老人。70年的时光在世间虽是短暂,但是在我人生道路上却是一段漫长的历程。随着岁月的流逝,给我带走许多往事,这些确实在我的记忆中逐渐消失,但我对中学母校当年的容貌,桃花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尤其是严谨治学的学校领导,辛勤耕耘的师长以及活泼友爱的同学却记忆犹新。

  现在,每当我回忆起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中学的学习生活值得我回忆。因为我最宝贵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美丽的桃花山上度过的,它也给我带来无尽的难忘和美好的回忆。我们在母校这方追求知识的净土上,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受到师长们为人师表和学校纯正校风的熏陶,使我们在汲取知识的同时,逐渐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如何追求自己人生的价值。

  回忆往事,母校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正常文化课学习外,还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它不仅启发我们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科学作风。除此之外,学生社团组织活动也很活跃。学校成立合唱团,还有航模和船模小组,在福州市各中学中小有名气。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得非常好,它培养我们每天锻炼身体的习惯。更值得我难忘的是,1956年学校团委、学生会根据福州市团市委的要求,在全市中学学生中开展旅行活动,鼓励中学生利用假期游览福州市美丽山河,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增进毅力,增强体力的习惯。

  当时,我们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同学们都踊跃报名参加。林亨德同学是班上有名的课余活动积极分子,他平时学习努力,成绩优异,热爱文体活动,还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队员。他带头在班上组织旅行队,班上有自行车的7位同学,他们是陈道恕、林西、林亨德、欧阳一元、章文平、秦大奇还有我组成“七友旅行队”,由林亨德同学当队长。记得建队那天,我们利用星期日一起骑车到市郊一位队员家旅游,共同体验田园生活,并制定旅行计划。自从旅行队成立后,我们几乎每个月或寒暑假在队长带领下都组织旅行活动,我们到洪山桥参观1954年改建后的旧址,从鼓山山麓攀登过多达二千多级石阶的古刹涌泉寺,在山上观赏了多处历代摩崖石刻和许多古树名木。我们还到过青芝寺名胜风景区,山中的松、岩、峰、峦、泉、洞天然成趣,山水秀丽,有“一百零八景”之称。旅行队还一起凭吊过马尾亭江古炮台遗址。在我们耳畔仿佛响起马江海战的激烈炮声,痛定思痛,倍感加强国防至要。我们最远骑车到过霞浦县海边沙滩,欣赏大海浪涛。记得我们每到一处都写了详细的旅行报告,还绘制了游览地图,并向校学生会、校团委做了汇报,得到他们的充分肯定。当年《福建日报》还刊登文章报道我们组织旅行的消息,特别提到“七友旅行队几位有志青年来到亭江炮台,瞻仰炮台遗址,回忆中法马江战役历史,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福州市团市委还为我们每名队员颁发了《福州市青年旅行家》的证章。

  光阴似箭,1957年我们走完了中学的学习历程,为了迎接高考,旅行队也就结束了旅行活动。在我们集中精力参加高考结束后,旅行队全体队员一起到鼓岭磨溪旅游,作为旅行队的最后一次活动。磨溪峡谷陡峭幽深,溪流潺��,两旁林木蓊郁,溪岩峥嵘而魁伟,潭水清澈见底。我们一起在岩潭中游泳,在一起共同回忆我们的中学学习生活,向往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六年同窗辛苦,我们都立志为国家多做贡献。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那年在全国57万考生中,仅有10万7千名被大学录取。幸运的是,我们旅行队7位同学都如愿考上大学。那年9月,我们7人挥手告别、各自走入大学校门,开始了我们人生历程的又一阶段学习。

  当我们阔别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时,我们对母校怀着深深的眷恋。中学母校可谓是我们潜心求知的宝库,学校开展的课内外活动是锻炼意志,增强体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大熔炉。在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几十年间,我们原旅行队的7名同学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耕耘播种,追求中学时代心中的梦想,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克服困难和挫折,勤奋工作,自强不息,努力闯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回首往事,我们高兴地看到具有百年历史的母校秉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谱写辉煌的育人华章,孕育了矢志报国的栋梁之才,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在母校建校140周年时刻,我要感谢母校的培养,让我们祝福母校在教书育人的征途上,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1年3月于北京


七友旅行队摄于1957年(欧阳一元提供)


旅行队前往马尾亭江炮台途中(欧阳一元提供)


福州团市委发给旅行队员每人一枚纪念章(欧阳一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