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福建师大附中――黄松生

时间:2010-05-27浏览:230

我与福建师大附中

   黄松生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对福建师范大学附中的情结,除了因为那是我的大学母校的附中之外,更因为我在那里度过了我生命中最宝贵而难忘的13年。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是那么的亲切。

  1959年3月,我刚满18周岁,就离开侨居地印度尼西亚回国,同年9月考入福建师范学院(后改名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

  1963年,我大学毕业后在福建师范学院附中任教,直至1976年9月移居香港。50多年的变迁,世事沧桑 ,我的人生经历也不断发生变化,但我热爱大学母校、热爱师大附中的心却没有改变,尤其对师大附中的情怀和思念与日俱增。

  我在师大附中的13年间,工作虽然紧张而忙碌,却感到充实和开心,即使有不如意的时候,我也当成是对我的一种磨炼。在“文革”期间,我的“海外关系”,就像一个避之不及的阴影,时时纠结于心。我曾经尝试加倍努力工作,以弥补这一先天的“缺陷”,然而却无济于事。随着“文革”运动的不断深入,我变得更加压抑。1976年,万般无奈之下,我向校方提出赴港申请。记得,当我收拾行囊离开师大附中的那一刻,我并没有多少获准赴港定居的喜悦,反而心情沉重,失落之感挥之不去。

  移居香港之后,我不断为追求个人事业而拼搏,甚至不惜透支精力做1-2个兼职。那是何其艰难的日子。在为谋求生存而奋斗的日日夜夜,我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大学母校与福建师大附中。不论我的生活过得开心或不开心,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大学母校与师大附中。当工作顺利时,我想念大学母校与师大附中,那是因为成绩应归功老师的教诲和师大附中对我的磨练;当工作不顺心时,我也曾想起大学母校和师大附中,想起我的老师、我的同事和我的上级的谆谆告诫:遇到逆境,不要轻言放弃;会想起我的学生对我的殷切期待。此刻,我就能在这样的心态中重拾信心和勇气。

  福建师大附中是个充满人情味的大家庭。她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人间温暖。我在师大附中期间,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尤其当我身处困境时,总有许多好心人,对我表示理解、关爱和呵护。在“文革”那段极为疯狂的年代,这种人间极其可贵的友情,成了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那些始终对我不离不弃的好心人,我毕生难忘。尽管非亲非故,他们在我心目中却胜似亲人。

  福建师大附中是培养人才的大熔炉。120多年来,师大附中为高校和社会培养和输出了无数优秀学生和建设人才。如今,在“以天下为己任”校训和“文明、勤奋、求实、创新”校风的熏陶下,大批中青年校友正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我在师大附中教书育人的同时,也经受了锻炼。那些年,我一年到头几乎不停地工作,备课教书之余还参与并组织班级和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包括一些大型活动。这无疑是对我办事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是对我的整体素质的磨练和提高。我特别想说的是,在我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始终得到学校领导、同事与广大学生的信任、支持和协助。他们经常鼓励我,一个人必须具备事业心、上进心与责任心,方能取得成功。这些经历使我受用终生。我要感谢曾经帮助并教导我的人,他们是我的恩人。

  在香港30多年,我先后在不同行业从事各种工作。我曾在两家美国新闻机构任研究员,当过外贸记者,曾任银行经理、银行行政总裁助理等职。作为银行高管,我除了必须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善于处理好来自方方面面的关系。经验告诉我,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与应变能力,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综合素质或综合能力。职场上的竞争是残酷的,但也是公平的。我始终铭记在师大附中学到的“三心”原则,并不断以此来要求自己。

  1980年中,我竞聘东亚银行中国业务经理一职时,被银行先后安排了三次面试,却迟迟没有结论。我对自身的条件不失自知之明,我的强项是懂英语,了解中国市场,有组织能力;弱项是没有银行工作经验,不熟悉经济,更不懂会计。东亚银行对我用了足足三个月时间的审核之后,终于同意签约。这成了我的生活乃至人生的一个转折。对于银行业务是一张白纸的我来说,何以受到如此器重?这无非是对方看中了我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我在师大附中13年的历练,正是获取这一职位的条件与基础。

  我在东亚银行任职逾二十年,期间以行政总裁助理的身份无数次组织业内大大小小的对外业务与外事活动。庆幸的是,我在师大附中所学到的举办大型活动的基本功此时派上了用场。所不同的是,在新的职位上把这个基本功发挥得更加完美而已。我曾多次安排东亚银行行政总裁李国宝先生与两岸四地(内地及港澳台)的地方行政长官会见;我也曾多次安排李国宝先生与我国现任及前任国家领导人会见,其中包括李鹏,朱�F基,温家宝,李岚清,刘延东及廖辉等。

1993-1996年间,李国宝先生受聘为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金融顾问。1994年,由东亚银行主办,香港中银集团协办,在港举办了“闽港台金融研讨会”,来自三地的近两百名金融界领袖出席会议。福建省代表团由时任副省长曹德�髀柿欤�台湾代表团由台湾前中央银行总裁与台湾中信集团董事长辜廉松率领。我代表东亚银行全面负责会议的全过程。此次研讨会曾获得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4年,东亚银行与外交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联合举办“中美非官方高层对话”。这次会议是以李国宝先生名义斡旋、召集并赞助,并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牵头的。中方代表团由徐匡迪,赵启正率领;美方代表团由基辛格,舒尔茨率领。“对话”的第一次会议于同年5月在京举行,会后李国宝先生率美方代表团会见温家宝总理。“对话”的第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在美国举行。两次会议,我均作为东亚银行代表加入核心组,并在第二次会议期间任总指挥。

  我列举以上在职场上的经历,并非为了炫耀,而是想说明一点,如果说我算是一名成功的专业人士,那么,我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对我的培养和师大附中给我的锻炼。有道是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国家所给予我的,师大附中所给予我的,岂是滴水所能衡量。

  我年近七旬,回眸一生走过的道路,我无怨无悔,甚而感到欣慰:刚满18岁回国即入读大学;20多岁就步入百年名校福建师大附中任职,经受锻炼,学习人生,长达13年。如果没有这段经历,何来我的一切?如今我虽常年定居香港,但我依然心系祖国,心系师大附中。我永远为自己是一名福建师大附中人而感到自豪。                                             

(2010年5月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