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人民从我做起(校图书馆馆长 陈金武)

时间:2006-04-24浏览:43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优于其他道德的显著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鲜明体现。“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人应怎样活着”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解答,不同阶级是截然不同的。在剥削阶级看来,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他们信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无产阶级则强调,以他人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社会利益为先,在社会利益的基础上实行个人、集体、人民利益的结合,当个人利益与集体、人民利益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自觉服从集体和人民的利益,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忠实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八十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毛泽东赞扬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在《纪念白求恩》中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一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邓小平提出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十六大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要具备的最高道德境界,而且也是全体公民应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个共产党员、公务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都要像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陈刚毅……那样,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

  为人民服务有它的最高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为公、大公无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还有一种广泛性的最低要求,就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每个公民无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也都应该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做到服务人民。

  当代中学生更需要树立服务人民的理念。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父母的宝贝,是各种优待的当然承受者,往往是社会、学校、父母为青少年服务,殚精竭虑为其成长提供各种便利,如果只有这一种单向的服务,结果极容易使其成为家庭的“小皇帝”。同学们要知道“服务人民”不是与已无关的,你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相关的义务,在服务化社会中,服务人民即为服务自己;同学们应该知道“服务人民”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口号,在日常生活中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邻里乡亲都是服务对象,关键是要落到实处,从小事做起,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文明礼貌乃至不乱扔纸屑杂物。同学们还要知道“服务人民”不在于能力大小,而在于个人的态度和志向,更重要的是形成“心中有他人”的服务意识,像雷锋那样“一个人活着,就是使他人活得更美好”。

  最后,祝同学们在“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道德教育中塑造新的“他人”观念,在良好的道德体验中健康成长,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