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素养 创建和谐校园
讲三个问题
一、我校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再创佳绩
在日前结束的第21届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再次取得好成绩,共有10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并入围明年初在厦门举行的省科技创新大赛。( 详细获奖名单请点击查看)
我们向以上同学及指导教师表示热烈祝贺。
二、我省各大媒体公布我省首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
省科协于2004年首次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前一段公布了调查结果,我省各大媒体都做了报道。调查对象为福建省18~69岁的成年公民。调查显示,2004年我省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仅为2.29%,仅比2003年全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1.98%高0.31个百分点,而上海和北京2002年的这个数据分别是6.9%和6.6%。调查还显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4地的公众科学素养较高,为3%,三明、南平、龙岩为2.1%,而莆田、宁德仅为0.4%。
科学素养水平如此低,是因为问卷题目很难吗?不是。“什么是DNA、纳米、因特网、分子?”这是我省首次开展公众素养调查中的一道题目,结果抽样调查的2000人中,仅有62人能基本回答。类似的题目还有“宇宙是大爆炸产生的吗?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转?我们生活的大陆是在漂移吗?人体内有几块肌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很多人却答不出来。
科学素养:指公民掌握基本的科技知识,了解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具备科学精神和必要的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专家说,造成我省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省科普投入不足,设施缺乏等。美国每年平均3人中有2人参观过科技馆,而内地40人中才有1人。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显示:科学素养,学生最高;职业声望,教师第一
调查显示,学生及待升学人员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为5.7%。教师是声望最高的职业,比例为43.8%,居首位,其次是科学家,第三是医生,其他依次是军人或警察,企业家、政府官员、法官、律师、工程师、记者……
同学们有责任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教师同样有责任为提高全民族的文明道德水平作出表率。
三、关于今年的校园科技节
科技节是帮助大家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活动之一。
每年12月我校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活动,今年的科技节从12月19日到12月24日,为期一周。
学校各教研组、团委、学生会、图书馆等为同学们准备了40多项形式各异、精彩纷呈的活动内容。有科技展览,科普讲座,科技表演,科普知识竞赛,让你亲自动手的科技活动,经典科教、科幻影片展播等等。同时也有一些其它形式的趣味活动。
活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安排在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三、四节进行,第二部分是周六上午全校性的大型科技游园活动。
具体活动项目安排表已发至各班(校园网上也已公布),希望大家关注,并积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本周选修课和周六辅导课暂停。
周六上午8:00开始,全体同学到校参加活动。
祝大家科技节开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