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 远离火灾
保卫科 周启瑞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关爱生命,远离火灾》。众所周知,火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但如果火失去了控制,那就会造成火灾,让人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上个月25日下午3点,台江区广达路新华都酒店十层发生火灾。市消防支队出动22部消防车、170名官兵经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奋战,成功地疏散121人。这次火灾过火面积达
安全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安全事故不仅能给自身带来不幸,也会给家庭带来痛苦,给社会造成不稳定。目前社会公共场所火灾隐患大量存在,人员缺乏逃生自救和基本消防常识。在发生的火灾事故中,有80%是缺乏消防安全常识,人为的违法违章造成的。所以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势在必行。要求学生基本上做到“三懂”、“三会”、“一个促进”,即懂得了火灾的危险性,增强了消防意识;懂得了火灾形成原理,不再玩火;懂得了火灾预防,积极开展消防宣传;学会了火灾报警方法,学会了使用灭火器,扑救小灾,学会了火灾自护自救的方法;促进了校园消防防范安全机制局面形成。
1994年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的那场大火中,当场烧死在该馆观看和参加文艺演出的师生等323人,130人受伤。但其中一个只有10岁的小男孩看舞台上的幕布起火后,拉起比自己小4个月的表妹就往通道里跑,不加思索地钻进厕所,最后成功被救出。当别人追问他,当时你怎么想到要往厕所里跑时,他说,我看电视里的消防知识竞赛,知道火灾发生时,厕所里没有易燃物,火无法蔓延,因此也就安全了。
所以说学习了解一些消防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一经获得,将终身受益。如果大家学好消防知识,掌握消防本领,一旦火灾、火患降临身边,就能够冷静处理,应付自如。
引起火灾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消防意识淡薄;人为纵火因素;日常生活中人为操纵不当;电线、电器等因素。燃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温度、助燃物、氧气。只要铲除其中一个要素,火自然就会熄灭。
下面介绍几种火灾的类型和应对措施。
一、根据火灾燃烧物的特性,火灾分为五类:
A类: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粮、纸张等。
可用水、泡沫、干粉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B类:指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等。
可用粉、泡沫、二氧化碳等进行灭火。
C类:指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氢气等。
可用粉、二氧化碳等进行灭火。
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
可用干砂或铸铁屑粉末进行灭火。
E类:指带电火灾。指电气元件与设备。如电器、电子元件、电线、电缆等。
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等进行灭火。
二、遇到火灾怎么办?
遇到火灾时;千万不要慌张。发生火灾,请及时拔打“119”火警电话,并要讲清火灾发生的地点、原因、楼层高低及人员数量,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有条件的话,要说明火灾的类型。如果是初起火灾,选择以上适当方法扑灭。如果火势蔓延,无法控制,那就要选择逃生。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并且要弯腰,匍匐等用低姿势撤离,遇有浓烟烈火时,必须把自己的衣服淋湿,再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视线不清时,可手摸墙壁慢慢撤离,总之要及时逃生,不能躲。(因为火灾当中大多数人是被烟熏死,而不是烧死的)。在楼上时要往下走,因为火是往上窜的,但楼层高时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应尽量寻找有水的地方(如卫生间)等待救援。在等待时,手里拿手电或金属敲打发出声音。楼层低跳楼时要选择沙地、泥地或把棉被先扔在地上,拿着被、衣往下跳,这样可以减小冲击力,使脚先落地,也可用绳索自救,滑下去或沿着落水管、电缆线滑下去。只能在室内时可关死房门,用湿布堵封,开着窗,用水泼门。如果人身上着火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奔跑,就地打滚。2、可迅速将着火的衣服脱下。3、附近有河水池之类可跳入浅水中。4、往身上浇水。
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消防知识,自觉遵守消防法规。在平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不玩火。就是要认识玩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严重恶果。未成年人玩火,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而且父母要负法律责任。
2、养成不吸烟的良好习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不准吸烟。
3、节假日期间不随意燃放烟花、爆竹,特别是寒假春节期间更要注意。
4、在任何场所不违规私拉乱接电线。
5、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爱护各种消防设施和器材。学会消防设施、器材的运用。
6、积极参加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锻炼逃生技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面对无情的火灾,现实最有效的捷径是,增强火灾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使自身生命财产少受或免受火灾侵害,这正是每一个人保障自己生存安全和关爱生命的本能。为了大家今后的幸福着想,希望广大师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本着“关注安全,关注生命”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牢记“与安全同行”将消防安全转化为实际行动,去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活动中来。平安学习,平安生活,积极去创造平安、健康、快乐的一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