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附中人的青春岁月(1997届高三文科班 叶芳)

时间:2024-11-05浏览:24

我对附中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和执念。父亲初中在附中就读,听说当时是班长,成绩挺好,后来赶上文化大革命,初中毕业后他的读书生涯嘎然而止。但他一直保持与同学的联系,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参加校庆的机会。一向节俭的他,出门散步时最常穿的是我留下的附中校服。小时候听到奶奶常回忆这段往事:“如果不是遇到那个特殊时期,你爸爸一定能考上本校的高中,以后就有大学念。”每每这时候,我对附中就多了一份好奇和期待。

勤能补拙是对的,没有学习天赋的我,幸运地拿到了附中“入场券”,在这里度过初中至高中六年的学习生涯。当时比较内向,不敢主动与老师、同学接触,既便上课被喊回答问题,都会害羞到脸红。近期看到热心的同学们上传的照片和视频,发现太多熟悉的面孔和名字,有的还是麦顶小学的同学。多么神奇的缘份!请原谅我不一定能把名字和相貌完全对上号,时间太久有些记忆模糊,但对母校的感恩和眷念一直不变!附中一贯教学严谨、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氛围浓厚,这些印象是刻在骨子里了。老师们出卷子是相当有质量有水平的,那六年期中考、期末考的卷子,每张都得让我剥一层皮,但确实也让我们学习思维能力在不断磨炼中得到提升,这也是附中学子在历年全省全市大考中能够保持绝对优势的原因之一吧。上初中时我特别希望给班主任留下好的印象,想着班主任教的学科,我的成绩必须好。但事与愿违,初一班主任林伟群老师教地理,课上他拎着地球仪在转动,可我的脑袋完全转不起来。第一次半期考后的次日早读课,伟群老师走到我身边轻敲了下书桌,小声在我耳边说:“差一分就及格了,这科拉后腿很可惜。”后来的地理考试成绩虽没再不及格,但成绩靠前是不可能的。初二初三班主任徐冰老师教物理,又是我的弱项,课堂上没少被徐老师提问,每次都紧张到手心冒汗。当时想着如果班主任是教英语该多好呀。课后同学们八卦最多的是徐老师长得像明星刘雪华,嫁给了教计算机的老师。长得漂亮是真的,结婚对象的准确性有待求证,呵呵。上高中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读文科,我们班好象是班主任黄振华老师带的第一届学生。高三时早读课上几乎每位同学都在打哈欠、趴书桌,有的同学也会跟振华老师诉苦“昨晚温习到很晚”,然后振华老师站讲台边开启打鸡血模式,加油鼓励之类的话说完,顺带来一句“明天考历史,好好复习哟。”当时我的同桌、前后桌全是学霸,我属于被包围碾压的类型。现在回想起来,庆幸遇到了这么多优秀的同学,让我在比学赶超中每天进步一点点。

2019年那年,儿子考上附中高中,一如既往地我行我素、快乐学习。总在晚自习课上邀同学下象棋、宿舍区规定的关门时间过后拎着杂乱书本一路飞奔回去要求宿管老师开门、舍友手机被没收时他出面去找老师评理……但附中老师们对学生教育属于严厉中带着关爱,反馈给我的都是他们看到的儿子身上的闪光点。每周五下午放学后寄宿生回家时间是有规定的,但儿子非要在操场玩到天黑才回宿舍整行李箱。那三年每周五晚上必定会接到宿管老师王大桂、谢忠平、邓其德其中一位老师的电话:“XX妈妈,XX现在准备回家,请您算好到家时间”。然后是我在电话这头表达歉意“不好意思,让老师这么晚了还特意过来给他签出门批条”。但每位老师态度都极好地表示“没有关系,孩子安全第一”。临近高考时,通知又有疫情要改上网课,儿子的一堆书本忘在教室里。那天振华老师接到我的求助电话后晚上十点多在帮忙沟通协调,让我们顺利取回书本。回家途中,振华老师在微信上留言,让我务必叮嘱儿子“离高考时间很近了,回家上网课也不可以松懈”。日常振华老师当面对他的提点也是语重心长。高考后家里很希望他报考医学,但遭到他反对,源于同学圈都传“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直至学校填报志愿推荐会那天,在校门口遇到他的高三班主任傅丹莉老师,傅老师一听我们还在为报志愿而发愁,她说了一句“XX性格很适合去当医生”。当时我和孩子爸爸都惊呆了,果然附中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是很全面的。完全是老师的这一句话给儿子吃了定心丸,让他坚定地选择报考临床医学专业。

附中见证了我的家族三代人的成长与变化,仿佛是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当回首那段时光,心中仍充满了感激和珍惜。感激附中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培养,感激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青春岁月的老师和同学,更感激那段时光带给我们的成长和收获!